2009-05-02

讓你瞬間看穿人心的--怪咖心理學《書刊》


書 名:讓你瞬間看穿人心的--怪咖心理學~史上最搞怪的心理學實驗報告~(Quirkology~How We Discover the Big Truths in Small Things~)
作 者: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an)
譯 者:洪慧芳
※原文版2007‧於2008年11月授權漫遊者中文化※


因為才剛看完一本惡搞但不太好笑的知識性書籍《挑戰Google的囧問題》,所以乾脆豁出去+自暴自棄+再接再厲的拿這本看起來也像是在惡搞、但想必會比前一本讓我的心情來得更加鬱悶的書刊來繼續作繭自縛,結果--內容和想像中不太一樣,這書有趣極了!想來想法,應該是「怪咖」這書名有誤導之嫌。囧rz


把作者唯一的測試題先擺上來:
請想像有個透明玻璃在你額頭前方,然後寫個Q,請問你會如何寫出這個Q?(二選一)
一、你畫的Q尾巴會朝向右眼方向撇,只有你看得懂這是英文Q,面對你的人看不懂。
二、你畫的Q尾巴會朝向左眼方向撇,面對你的人看得懂這是英文Q。

本書共分成六大部份,【時間心理學】、【欺騙心理學】、【靈異心理學】、【決策心理學】、【幽默心理學】、【自私心理學】。文章的寫法有其串連效果,裡頭有超過五十份人類行為之研究報告,部份研究結果出乎意料之外,部份則不然,另一部份雖可預測卻仍頗感新鮮有趣。先踢除掉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時間心理學】、【幽默心理學】與【自私心理學】三大章,來介紹其它接二連三讓人會心一笑的章節實驗報告。

【欺騙心理學】裡有個「謊話」研究,破解了一般人總認為說謊者會有特殊行為表現的看法,例如無法與他人目光正視、揮手轉移注意力、侷促不安等等。事實上,肢體語言比我們想像中更容易掌控,反倒因為心理要疏離謊話,話裡內容比肢體語言更容易察覺對方在說謊,說謊者不會去提出個人感受,細節會避開、較不願談及,而遺忘通常是個重要關鍵點,對於「忘記」越是不諱言者,話裡誠實度就越高。故,判斷謊言,用聽的比用看的準。

此章程裡還有個重要啟示,人類只要透過輕微暗示,過一段時間之後,真假將變得虛實難辨,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容易受騙上當的原因,因記憶的可塑性比想像中更為驚人。

接下來的【靈異心理學】旨在破除迷信心理,至於人為何迷信,就得追溯到馬凌諾斯基這位最偉大的人類學家之托比安島人的研究發現。他發現托比安島人在平靜海域工作時,使用標準捕魚技巧,一旦進入危險外海時,才會使用複雜的巫術。因此,馬凌諾斯基推測,迷信的行為和不可預測的生活有關,也就是迷信讓我們在面對無情命運的明槍暗箭時,覺得有可掌控的力量,而更為心安。

雖然迷信源自於不確定感,然而它也有其迷人之處,例如「世界真是有夠小」所舉的巧合奇想例子--甘迺迪與林肯之死的一連串巧合事跡(欲知詳情請點我)。其中一個相關實驗非常有趣,作者仿效米爾格蘭六○年代實驗(米爾格蘭最知名的實驗為電擊陌生人),以某人為目標收件者(此人通常在某個公共領域裡具有一定知名度),實驗對象共有一百人,參試者不可直接把信封寄到此人手上,而是寄給他們認為可能會認識他的熟人,後續收件者則必需比照辦理。你猜連結數最少有幾個?四個,沒錯,四個,夠驚人的,世界果真很小。而根據研究瞭解,這只是社會結構變得令眾人更為密切罷了。

在【決策心理學】裡的「我想請問陪審團……殺人魔是長那樣嗎?」有提出這項尖銳的質疑:正義是否會因個人感觀而盲目?研究數據將告訴你,是的,外在條件因素確實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衍生出的將是切合自身的安全問題。在這單元也將解開我們一般人為何對於明星總會有錯誤的高度印象,原因在於長久的演化優勢,我們腦袋會下意識將高個兒和成功聯想在一起,故、政治人物的電視辯論會若出現握手良久的畫面,可能是由高的一方所主導的結果。這一個奇怪的現象也曾出現在某位心理學家實驗中,他介紹一位學者給不同班的學生認識,請學生評估他的身高,第一次是同學,第二次是講師,第三次是副教授,第四次是教授,而隨著優勢條件的增加,同學評估的數字也越來越高。

妙,這書有夠妙的啦!好了,最後讓我們回到Q測試題上,那道題目可以概略衡量出「自我監控」概念。選二者為高自我監控者,選一者則為低自我監控者。前者通常比較在意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他們樂於成為矚目的焦點,可以輕易改變行為以適應環境,善於操弄別人對他們的看法,所以他們通常比較善於說謊。相反的,低自我監控者在不同情況下看起來都是同一人,他們的行為大多是由內心感受與價值觀所指引,比較不會察覺他們對週遭的影響,比較少說謊,不善於欺騙。

這道題目一開始有稍微猶豫到,因為不知道到底在做什麼鬼測試,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哇哈哈~我能說什麼呢?我表裡如一啊XDDD!!不過因為頭先那份猶豫,正好說明本人其實還是滿在意他人的眼光。(扮鬼臉)

沒有留言: